路透分析认为加拿大政府应会批准此宗收购案,因为加拿大政府希望中国投资能源领域,而在阻止Potash收购案之后,加拿大亟欲重建声誉。
璐彩特国际(中国)化工有限公司等塔北区块总包井建井周期保持在100天以内,18口搬迁井均实现6天内开钻,4支队伍获得甲方重奖。
为更好服务甲方,提高保障能力,渤海钻探不断将最新技术和高端产品应用到一体化服务中。目前,渤海钻探已获得塔里木油田塔北、长庆油田苏里格和华北油田煤层气等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项目。施工一体化,市场最大化。其中,这个公司塔里木70158钻井队施工的首口山前总包井克深207井,率先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300天完钻山前井目标,比合同目标承包工期节约58.75天,并创造克深地区进尺最快、机速最高和周期最短纪录。截至7月10日,渤海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一体化服务项目塔里木油田山前区块提速取得突破,创造10多项施工纪录。
施工一体化,成果最大化。与此同时,渤海钻探还获得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大牛地与镇泾等区块、中澳煤层气三交北区块、中海沃邦永和区块等煤层气市场、天然气市场及油田市场井筒工程总包业务。国家从战略角度来考虑,可能还是希望能够在海外多一些自主油田,这样石油安全的保障系数更高。
沉默过后,石油业海外并购终于又有了下文。不可忽视的一点是,2011年中海油海外原油产量766万吨,天然气产量56亿立方米。而目前这一状况不复存在,这对中海油而言是比较大的机会,报价越合理,收购策略越可行,其吞并尼克森的可能性就越大。二者试图借此机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全球能源布局,这对于提升我国石油供应量有巨大帮助,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国内油企石油定价的话语权。
更耸人听闻的一种说法是,到2020年,中国石油将有80%来自进口,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利的现象。不过他认为,在并购过程中可能会有来自目标企业内部的恶意抵抗,及遭到当地政府部门或相关国家的反对,还有可能会面临国际油企的联合攻击。
而一旦并购完成,中海油还需承担尼克森原有的43亿美元债务,这意味着它的并购成本已接近了200亿美元。此次中海油的并购价较尼克森的市值溢价60%以上。基于此,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国石化首次进军英国北海资源市场,除获得规模可观的资产外,单位2P储量收购成本仅为6.4美元/桶,明显低于该地区其他交易成本。而对于坊间争议的溢价过高,有投行人士透露,中海油的此次并购行动,既源于其高管层对未来国际能源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更与中海油自身的公司中长期发展策略密切相关,因此并购价贵不贵不能简单地以目前的油价判断。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这两个收购业务能稳定我国将来石油供给量,对世界石油定价体系话语权的影响还十分有限,并不足以产生根本性改变。其后加拿大政府方面将对此次并购作出评估,并最终决定是否批准此次并购。7月23日,中海油宣布其在加拿大的全资附属公司CNOOC Canada Holding Ltd.以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流通中的全部普通股,该收购总报价为151亿美元,并以现金方式支付。或加强石油定价话语权两大油企在国际油市相对低迷之势,纷纷选择并购加拿大油企,表明加拿大油企资质较好。
尼克森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上等全球最主要产区的资产中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该项目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海外的油气业务,将对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油气储量产量增长做出贡献。
无独有偶,7月23日晚间9时左右,中石化亦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与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收购后者在英国子公司49%的股份。在此问题上,陈彦玲的观点颇为谨慎。
在2005年并购美国优尼科失利之后,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151亿美元的报价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的全部流通股。同日晚间中石化亦宣布,通过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与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收购后者在英国子公司49%的股份。而从政治角度来看,现有石油定价国并不希望中国这样的经济大国能给石油定价权以较大的影响。与之相较,每年进口量约9亿吨的亚洲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6亿吨以上,却没有自己的原油计价体系,主要参考布伦特和迪拜原油计价。此前媒体报道称,作为全球三大石油输入地区的美国、西欧,每年进口原油都在5亿吨左右,美国进口原油多按照纽约轻质原油计价体系,西欧等国家则按照伦敦布伦特原油计价体系。众所周知,自然资源尤其是像煤炭、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要参考是勘探储量、未来应用前景以及将来开采的成本,甚至还要考虑后期成品油的质量如何。
加之中国石油储备远远不及美国,一旦发生危机,那么中国很快就会出现石油危机。她告诉记者:如果所收购公司的石油储量足以影响国际油价的话,那肯定会提高中国的定价权,否则这种收购业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的石油供给量。
中海油所看重的无非是优尼科现有油气田的潜能、庞大的国外市场以及有助于完成其在美国的借壳上市。能源专家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大为称赞。
倘若并购成功,对稳定我国的石油供给体系有重要价值。中国企业正在通过不懈的努力加强在世界石油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
其后尼克森将在9月21日前召开股东大会,表决并购提议。中国第一海外收购案宣告失败。针对溢价高说,陈彦玲亦强调不能只从眼前经济利益考虑。中宇分析师张永浩亦表示,我们很容易找到两笔交易的一个交叉点北海原油,而北海原油与我们熟知的布伦特原油基准价格有割裂不开的联系。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彦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金砸进海外并购,体现了我国石油业海外并购的冲动和欲望。该公司的优秀资产组合不仅是对中海油的良好补充,同时也使中海油的全球化布局得以增强。
同日晚间,中石化也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塔里斯曼能源公司在英国子公司49%的股份。创造性的一幕是,若交易完成,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行动。
但中石化称,该交易尚需得到相关政府批准。两个月后,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当年6月8日,中海油对美国同业对手优尼科公司发出逾1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当时这起交易是中国企业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宗海外收购。相关资料显示,所谓二次跨越,是指第一步到2020年,中海油油气总产量比2010年翻一番,专业技术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基本达到国际一流。对比7年前的并购失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那时候中美两国存在双边贸易摩擦,双方对各自的军事动向心存疑虑,收购受阻涉及政治因素。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石油第二大消耗国,而中国石油消耗量的50%以上来自国外。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对记者如是分析。而通过收购尼克森,中海油即可迅速完成海外产量增长1000万吨/年的目标。
对于最近一段时间频现的中国石油业并购盛宴,宋智晨表示,中国油企重现并购热潮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油企实力的不断提升预计交易将于今年年底之前结束,需得到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批准。
随后,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Talisman Energy Inc.宣布,中国石化已同意斥资将15亿美元收购其英国分公司49%的权益。加通社7月24日报道,中海油(CNOOC)收购油气生产商Nexen的行动,标示着中国对加拿大能源收购的开端。